師德師風征文三篇
www.thetowers320.com師德師風征文一篇
老師這個職業,在中國從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一種道德上的高端要求。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老師孔子一直以仁者、圣人、賢人的形象被供奉被膜拜;中唐時期尤其是宋代形成的門生和授業恩師之間的緊密關系,大多也是以老師的人格和道德修養來維系的;至近現代中國涌現的一批優秀學者如梁啟超、陳寅恪、王國維、趙元任等人,他們的學問固然令人有高山仰止般的景仰,但是為今人稱頌更多的還是他們作為老師這重身份的道德修為。由于歷史積淀的原因加上老師這種職業教書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今天這個價值觀多元化,信息爆炸物欲橫行的年代,老師被看成是現代人在道德修養方面最后固守的群落。
作為老師,我們堅守在現代人道德修為最后的孤島上,不僅僅是為了對傳統的繼承,也是為了獲得自身在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強大的心靈力量。
其實,教師也是人,教師也有人的訴求和欲望,面對金錢、面對誘惑、面對奢華,教師也和普通人一樣,有想要占為己有的欲望。所以,良好的道德修養就成為抵制這一切誘惑,讓一個老師變得純粹,變得內心更為強大的重要支柱。
在我自己的生命歷程中,研究生時期的導師是讓我記憶最為深刻的老師。他在一所省會城市的重點大學執教,每個月的收入不菲,可是那間兩居室的房子,除了一張床之外,其余所有的空間,全部擺滿了書架和他從各個地方收集來的奇形怪狀的石頭。大學的老師,即使講師都有自己的車子,可是他都做了半輩子教授,仍然堅持走路上班,我們曾勸他買一部小車代步,他只是笑笑說:“人天生就是行走的動物,在能走得動的時候,一定要多走路。”由于學校的安排,老師也常常為一些社會上的成功人士講學授課,很多企業的老板都邀請他去吃飯做客,甚至有的直接邀請他去自己的公司工作,開出的待遇要比做大學老師高出很多,但他都委婉謝絕了,我們問他為什么,他只是淡淡地說,自己這輩子就只想做個老師,他覺得做個簡簡單單的老師,自己生活的很平靜,內心很安詳。研究生畢業,我要南下做老師,臨行前,去看他,他說:“南方是個繁華的世界,而老師是個清貧的職業,要做個好老師,就要懂得安貧樂道。”現在,我常常念起他的這句話,在這個南方的沿海小城,一直努力做一個快樂的內心安詳老師。
老師這種職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一種公益性的職業。很多時候,很多地方,已經不再只是個人的身份代表,即使沒有學生在場,也會想到:我是個老師,語言行為上要有所注意。這種不自覺地將自己公眾化的心理傾向在成為老師的第一天就在我的心中開始扎根。所以師德的修養問題,已經不是一個個人的問題,放在老師的身上,就成了一粒種子,它隨時都可以開枝散葉的。我們講師德,一是為了讓自己在現代社會擁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力量去抵御外在的誘惑,也是為了我們隨時都可能影響到的無數的學生們。從70后到80后到90后,有人說,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心靈更加脆弱。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和心理素質越來越復雜多變的學生,我們的老師如果沒有強大的心理能量,沒有足夠優秀的道德修養,沒有純粹的人格修為,怎么樣來引導自己的學生保持純真的心靈和無邪的思想?怎么樣指導他們在這個社會做一個正直真誠的人?
師德師風征文二篇
傳道之人,必須聞道在先;塑造他人靈魂的人,首先自己必須有高尚的靈魂??v觀古今中外教育名家,無不把德視為最高智慧。從孔子到陶行知,從柏拉圖到蘇霍姆林斯基……他們都以德示范,人格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
有靈魂的教師,首先必須成為一個思想者,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懷疑精神。如果一個教師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他的學生只能是一群精神侏儒和思想奴隸。只有用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師的思想光明才能燭照出學生的精神燦爛,只有教師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學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師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學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師的人格偉岸與厚重,才不會導致學生人格的猥瑣與淺薄。
讀書,才會有思考;有思考,才會有思想;有思想,才會有追求。因此,教師要學會“教書”,首先應該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思想。教師讀書是關系教育成敗的大事。教師不讀書,就不會有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活力、教育創新,一句話:就不會有“教育生命”!教師是天生的職業學習者,職業讀書人。只有讀書,才能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淵博自己的學識水平、陶冶自己的品性修養、升華自己的教育追求、積淀自己的教育智慧,才能修煉成為值得學生終身閱讀的“圣賢之書”。因此,讀書是教師的職業生活和專業生活方式,是教師思想的本源,是教師追求的動力源泉。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著眼學生的終身發展。“對每個孩子的未來負責,讓每個孩子獲得個性發展的空間,讓每個孩子都能幸福成長”是他們堅持不懈的追求。有靈魂的教師堅持“育人至上”,始終把孩子放在心中,把孩子當作發展中的人和能夠發展好的人,在他們眼中:孩子有差異,但是沒有層次。他們用寬廣的胸懷包容孩子,用崇高的人格陶冶孩子,用豐富的學識涵養孩子,用優秀的作品鼓舞孩子,解放孩子,尊重孩子,關注孩子生命的成長,為孩子夯就堅實的心路歷程,讓孩子擁有健康幸福的人生。
有靈魂的教師,推進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學科思想是學科教學的靈魂。學科思想是形成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因素,是賦予學生“價值生命”的營養要素。道德課堂的教學,是有靈魂的教學,是基于課程標準、基于學科思想方法的教學,教師要在學科思想、學科方法的指導和統領下,把長期顛倒了的學科教學重心重新顛倒過來,以學科的基本觀念、方法論原理為核心,以學科思想方法來組織和建構學科知識體系,把教學從淺表的知識教學和技巧訓練的層面,推進到深入學科本質與核心的思想教學和方法教學的層面上來,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科能力、學科素養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與發展。
推進有靈魂的教學,是推進道德課堂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道,更是課堂改革與創新之德!正所謂:合乎道,至于德。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關注自己的專業成長。教師的發展意愿是其自主發展的“原動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專注于自身學養的豐厚,不斷培育自己的專業情意,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涵養自己的專業精神。他們專注于學生生命成長的本質,專注于喚醒學生的獨特,調動學生的內驅力。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自覺地為自己設定發展目標,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他們把教育當作一種生活,一種蓬勃向上、鍥而不舍的生活,在教育這塊豐沃的土壤上,種植芳香四溢的花朵,用教育描繪自己的詩意人生,用自己的人生描繪教育理想。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堅守教育的道德要求。麥金泰爾說:“教育者的責任就是要抵抗事實上將會控制他的社會潮流。”有靈魂的教師,永遠守護在教育的核心地帶,小心呵護教育的本真,不斷追求教育的真諦,堅守教育陣地,努力為教育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有靈魂的教師具備穿越歷史、通達未來的智慧,在功利侵蝕的大潮中,總是能保持一份從容和篤定。心靜則遠,他們不把追逐利益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懷持寧靜自由的心態,從容地去追求浮躁時代里樸素的教育真諦。
有靈魂的教師,始終充滿育人的幸福感。教育的功利與浮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鼓吹或熱衷于“奔跑”,且是“百米沖刺”。站在現實的大地上,有靈魂的教師不但具有批判的精神,更有建設的行為。“教育不能沒有夢,但是教育不是夢”,有靈魂的教師總是能在紛繁復雜的教育瑣事中尋覓到育人的幸福,他們堅持“山不過來,我就過去”的一份明智、一份責任和義務。他們能夠把問題轉化為課題,品味思考的愉悅;他們能把思考轉化為行動,體驗探究的快樂。他們總能從學生渴盼的雙眸中,從學生的點滴進步中,體會到為人師者的自豪和愉悅。
有靈魂的教師,不會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冊看成是自己的工資冊和獎金發放冊。做人有人德,為師有師德。做一個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的教師,為學生指明生命的方向,賦予學生生命以意義和價值,就是最高尚師德的具體體現!這是為師之道,更是為師之德!
我們用心教師致力于做一名有靈魂的教師!我們用靈魂做教育,我們用心,您放心!
師德師風征文三篇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要求,弘揚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激勵教師履行崇高使命,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根據省、市教育部門師德師風主題教育活動的精神,北京路學校深入開展了以“立德樹人,為人師表”為主題的一系列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先后經歷了宣傳發動階段、學習教育階段、擺查整改階段、建章立制階段和總結提高階段。我們自感教育活動效果顯著,現總結如下:
一、建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學習方案
為了確保該項教育活動深入實施,學校高度重視,成立了生米中心小學“立德樹人,為人師表”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劉鳳生校長任組長,兩位副校長任副組長,負責該項工作的具體開展,并收集好相關的資料。通過領導小組討論研究,制定了《生米中心小學開展“立德樹人,為人師表”主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
二、抓學習,提高認識
1.切實開好學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動員大會。劉鳳生校長在動員會上作了主要講話,大會還向教師宣讀了教育活動方案,使全體教職員工明確開展活動的指導思想和方法步驟,認識到師德師風教育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2.抓學習活動。學校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明確了集中學習時間:每周二下午3:30到4:30教師大會后;明確了學習內容:《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黨的十八大報告(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教師法》、《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教師專業標準》、《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幼兒園、小學、中學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八不準”》、《西湖區教科體系統關于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每位教師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并撰寫學習心得體會,提高了教師的認識。
3.組織觀看《師魂》,提高教師立德樹人,為人師表意識。
三、對照檢查,認真整改
學校規定每位教職工都在學習、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對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八不準”》等,采取自我檢查、自我糾正、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辦法,緊密結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實際,認真搞好擺查整改工作。
1.廣泛征求意見。在個人自查的基礎上,由學校組織,采取個別訪談、發放調查表、設立意見箱等,了解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校師德師風的意見和建議。
2.剖析思想根源。對查找出來的問題,進行深入剖析,認真反思,吸取教訓。在此基礎上,召開座談會,對不當行為進行剖析。
3.制定整改方案。在認真剖析思想根源的基礎上,學校提出了符合實際,具有針對性的整改方案。
4.搞好整改落實。對反映出來的熱點問題迅速整改,對少數性質嚴重、影響較壞的問題重點整改。
5.實行師德承諾。學校組織教師向學生、家長作出師德承諾,并將師德承諾張貼于教室,接受學生監督。
四、建章立制
為使“立德樹人,為人師表”為主題師德師風教育逐步走上經?;?、制度化的軌道,我們結合本校實際,制定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辦法,健全師德師風建設的各項規章制度,形成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我們提出把師德師風建設同教學、教研等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日常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制定了《師德學習培訓制度》,堅持集中學習與平時學習相結合;制定了《師德考核評估制度》,把職業道德表現作為考核教師工作的重要內容,并把考核結果與年度獎懲掛鉤,與績效工資掛鉤;制定了《評優評先年度考核制度》,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凡師德方面有嚴重問題或考核定為不合格的,在職務聘任、評優方面實行一票否決。師德師風建章立制,調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促使學校管理趨向制度化、規范化。
總之,這次“立德樹人,為人師表”主題教育活動,時間雖短,但全體教師受益很深。師德師風活動重在教育、認真提高的過程,也就是師德水平提高的過程。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師德師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于教師職業道德素質的全面提高,將師德師風教育抓細、抓實、抓出成效。